网站首页
资讯
财经
健康
旅行
家居
科技
娱乐
首页
>
旅行
>
国内游
>
旅行指南:明清两朝的海防军事重镇——永安
2022-06-29 11:57
永安,明代之前称海岸乡,是廉州府石康县辖下的一个小渔村。明代以后,凭借地理位置的特殊和军事战略的需要,逐步建成北部湾海防军事重镇。小渔村因军事设防而兴起,海岸乡也因军事防御而随称永安城。
永安城位于府治东去150里。这里三面临海,虽有一座烟墩岭在中部起伏,但半岛依然一马平川。东面的英罗港和西面的榕根港两股海叉,分别由南向北延伸插进腹地。英罗港的东岸是雷州卫,榕根港的西北岸是廉州卫的新寮闸。南面濒临北部湾,与涠洲岛、斜阳岛隔海相望。海面上珠池海寨遍布,合浦八大珠池一半面对永安所,十七寨海寨八寨俱在永安所地。《廉州府志》载:永安所城自府而东150里,係高雷廉琼海道之咽喉,是合浦之左腋。可见永安所城乃世代兵家必争之地。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5),为防海盗出没抢劫及倭寇入侵犯境,朝廷诏命沿海备倭,廉州卫经报奏朝廷批准后,把洪武十四年(1381)建在石康安仁里的永安守御千户所移迁海岸乡,同步筑建城池,配备军器,充实调整官军兵士,设防巡海,备寇备倭。是年七月,“朝廷命安陆侯吴杰、永定伯张金宝率领致仕武官往广东,训练沿海卫所官军以备倭寇。"永安千户所移迁海岸乡后,沿用石康时所名不变,千户牛铭始建的城池仍命名为永安所城。故此渐渐地,海岸乡的称谓也被永安城所替代。
永安千户所是廉州卫左、中、右、永、灵、钦六个千户所之一也是我国沿海“天下镇守凡二十一处”之一,为我国南端的防倭御寇卫所。归属广东海北道都司及廉州卫指挥使双重节制管辖。“永安、钦州二所军器相同,配铁镰五十把,竹篙枪一百把,战船一只,犁须镖一百把,双须镖一百把,单镖枪六十把,铁箭三百把,捞勾十把,铁手铳二十把,死人包十捆,纸包十捆,火伞筒十把,燕尾胛十面,九龙合十个。”以加强海道巡视,严防倭寇侵犯。永安千户所领兵1120人,下设三个百户所,各领兵112人。三个百户所一个驻扎硃沙口(今淡水村),一个驻扎马鞍山(今英罗村)一个留守永安城。千户所的最高长官为正千户,官阶正五品,军职为武德将军(相当于现在的师、厅级官员)。正千户之下配二至三名副千户,官阶从五品,军职为武略将军。副千户之下设镇抚、百户和副百户。根据康熙版《廉州府志》所载,永安千户所历任正千户七人,副千户二十九人,镇抚七人,百户十五人。从记载中可知,他们分别来自北京昌平、河南项城、山东曲阜、江苏溧水、浙江义乌、福建罗源、安徽六安、安徽寿州、河北迁安、河北滦州、河北献县等地,初是外地调任,后是世袭补缺,也有因功升授。军户世代为军,军职子孙相袭。他们的后代。至今还有大部分定居永安。
永安守御千户所从洪武二十七年(1395)移迁到清初顺治十七年(1660)被裁撤,先后在永安设防驻守265年,与同城共设的永安守备、广海涠洲游击将军公署一起,肩负着国家、民族赋予的抗倭寇、防海盗、制暴乱,攘外安内、护寨保珠的军事责任。先辈们前赴后继,血雨腥风,死而后已。在《廉州府志》、《合浦县志》史料记载中,至少可考经历了两次抗倭战争,两次防盗制乱和三次出征剿暴。(三次出征分别是:正德元年征思恩,正德七年征程乡,正德十三年征广西)。为保境安民,稳定发展边疆,巩固国家政权作出了贡献。
城池是古代战争不可或缺的防卫设施,古言道武备者亦即“固城池,精器械,时演习,立营堡,谨斥堠,严关隘,足粮饷,则有备无患之道也。”永安所城的筑建与千户所的移迁同步进行,与时俱进。千户所移迁当年,千户牛铭随即筑城(何年建成无史料可考),城池规模初具,有城壕、窝铺、门楼等。周围四百六十丈,高一丈八尺。阔一丈五尺,窝铺十八间,城楼四座,壕周环五百丈。始建六十七年后的天顺八年(1462),“蛮寇起海滨,陷郡县”,永安首当其冲。瑶族流贼攻陷永安城后,“四出为暴,掠人口苦击之,以质取其货,不得皆杀之”,后被卫所官军追至遂溪县拜台村。城池被攻陷后,城体大面积受损,加之“岁久倾圮”,失去了防御功能作用。七年后的成化五年(1469)是秋,海北道佥事林锦“至永安所,视城隍卑浅,为修浚高深,设串楼,器械一如郡城”,在原有基础上,参照廉州府城的规模和格局,“始凿外池,以便巡守。又造通盖串楼四百一十五间。其四门楼上建敌楼各八座,角楼月楼各四座,有正厅,吏目厅,有左右厢房,有重门,有鼓楼。”(注:1994年大士阁落架大修时,经专家实地勘查和挖掘考古,认定大士阁所处位置与林锦扩建永安城时在城中央处修建鼓楼”的位置正好重合,按照传承有序综合推断,认定如今的大士阁即是成化五年所建的鼓楼。一座古代军事建筑,由于历史的变迁,演化成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此外,林锦还在城内建守备公馆、珠池公馆、文武衙门、永安社学、永安粮仓、永泉水井,在城南门外建练武校场、观风台和烟楼等,布局了一整套军事防御和后勤保障等设施。七十一年后的嘉靖十九年(1540),永安所城又再次经廉州卫指挥佥事耿一诗重修。经过一百五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使城池变得城高壕深,功能齐全,颇具规模,成为明朝一代雄居北部湾的抗倭御寇的坚固城堡。在《廉州府志》中,曾载有一首廉州府推官汤惟允(安仁人,进士)在视察永安所时专以“永安城”为题所作的五律诗,生动地描绘了永安古人抗击倭寇血雨腥风的光辉历程,也见证了当年永安城池的磅礴气势。诗曰:
《永安城》
黑云交蜃气,紫电射龙光。
残埤山作障,断岸海为疆。
深尊愁欲破,欹枕昼偏长。
何尔驱驰急,风尘一剑芒。
万历四年(1576)十一月,倭寇数百人从北部湾登陆,直攻围困永安城,指挥使张本固守,敌我相持一月有余。守军盼等海川营、新寮闸或海北道佥事督兵救援,却又遭敌军拦截阻抗,“势益猖獗,杀守军狼目韦真,官军不能制。”但倭寇又久攻不破,只能在城外围困骚扰。最后诈退大窑村,待城内军民蜂拥城头欢呼胜利时,来个回马枪,射死不少军士群众。十二月,广东都司副总兵张元勋率官军进剿追袭倭寇,全歼于白沙香草江。
万历十四年(1586),大本营设在广东台山的广海游击派出战舰30艘戌守涠洲岛,兵分一半驻扎永安城,设游击府于城中。万历十七年始设涠洲游击,建立北部湾海军,置游击将军公署于永安,以涠洲为驻防地。次年,将军公署移驻涠洲岛,但因当时岛上生活环境困难,数年后“仍复旧署,而以涠洲为讯地”。永安长期作为涠洲游击将军公署驻地,配置战舰六十艘,水军官兵1800员,还被授权统辖廉州卫、钦州守备、龙门把总、乾体把总、廉州卫左、中、右千户所、永安、灵山、钦州千户所这十处兵营卫所,可调配兵员七千六百多名。可见,明末年间,永安已成为北部湾海防体系的军事重镇,实际意义上的指挥中枢。万历三十六年(1608),倭寇驾船二百艘来犯,气势汹汹直迫北部湾。游击将军公署统一指挥,率领战舰六十艘,水军官兵1800人迎击抵抗,血战于钦州龙门港。
守寨保珠,也是永安千户所和永安守备一项重要的军事责任。从明代洪武年间始,朝廷为管控合浦沿海珍珠业,实行官采珍珠,专门成立守备所和珠场巡检司,加强对珠池的安全防守,并在合浦八大珠池的前后或左右,设置十七寨海寨,每寨配备守军5~11人,直接分守各个珠池,平均两寨以上守一池,严禁海盗流贼进池偷盗珍珠。每到朝廷诏命采珠年度,即差派官员或太监,对采珠活动进行全程监控,以确保皇家对珍珠的绝对控制。如史料所载:成化二十三年(1487)差派太监一名看守永安所杨梅珠池。弘治七年(1494),派太监一员看守廉州杨梅、青婴、平江、永安四个珠池,并负责巡捕廉州、琼州。珠池宦官之权力凌驾于地方官之上,并干涉地方政务。万历七年(1579),太监内侍臣张公在看守珠池时瘁死在海边,重椁厚棺葬于永安,才有太监坟故事之流传。在十七寨海寨中,位于东中部的乌兔寨、凌罗寨、英罗寨、萧村寨、对达寨、井村寨、丰城寨、黄泥寨共八寨俱在永安所地,先由永安守备负责看守,每寨各派守军五名,调雷州卫卫前所官军领以指挥,专治哨守。弘治十八年(1505)裁革守备公馆,改由千户所负责,永安守备从设置到裁革,经历了150多年,可见守寨保珠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万历十年(1582)秋八月,石城县(今廉江市)乌兔那思众疍民强行进珠池盗珠,攻杀守池官军。永安千户所千户田治督兵逐之,被疍民打死海上。后海北道分巡兵备副使薛梦雷率楼船数十艘官军夹攻围捕,杀疍民首领苏观升等128人弃尸于市。
入清之后,明朝的卫所制度被废除,永安千户所被裁撤,游击将军公署康熙八年被改造为龙门协水师,但永安城的战略地位并没有很大削弱。清初,永安仍设把总一员,带兵七十名驻防。康熙元年(1662),朝廷强令沿海居民内迁,于沿海设排棚严禁居民出入,禁界上五里一墩十里一台,各置兵五至六名,禁民越界。沿海一百多个大小村庄一律内迁10~30里。七年后放松海禁,居民方可慢慢回迁,禁界排棚选择改设为汛台。康熙二十三年(1684),龙门协水师右营移驻永安,拨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带兵283名由副将统领、守备坐镇驻扎永安,与时设永安的廉防同知署和后来设置的县丞公署同城督守。从南流江口至英罗港设二十个沿海汛,均由千总或把总领兵100~200名防守。道光十三年(1833),从永安城至冠头岭设永安、英罗、砍马墩、沙尾、榕根港、陇村、川江、调埠、珠场、白龙、武刀港、冠头岭等十二海汛,永安汛驻兵131人,其它汛各驻兵10人,均由驻扎永安的龙门协水师右营守备管辖。守备配“坐马四匹,艍船、拖风船、快马船各一艘,按上下两班出海巡视。”在永安城及冠头岭,各置海汛炮台一个,与雷州急水炮台西东守望,由龙门协副将、左营都司、右营守备与雷州海安营守备交替统巡、分巡北部湾海面。嘉庆年间改由龙门协副将、都司统巡,与海口协琼州镇的兵船在涠洲会哨,按月俱报。光绪十四年(1888),两广总督张之洞巡视海道至北海登岸视察,设北海镇总兵管辖合浦左右两营。到此时止,龙门协水师右营驻守永安也长达204年。
明清两朝上下五百四十五年,永安从一个小渔村演化成历史海防军事重镇,长期担负着抗倭寇、防海盗、制暴乱、卫国保家的军事责任,为稳定、发展沿海边疆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容侵犯 领土完整的坚强信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此为载体,加强对子孙后代进行海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其意义深远无穷。(作者 于子楼)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鲁ICP备19018345号
青岛市香港中路50号国际新闻中心
网站首页
一键拨号
关于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