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应对突发事件新修订设置19类专业委员会
日期:2022-04-27 19:47
来源:青岛快讯网
作者:邱宇
点击:
青岛快讯(本网记者 邱 宇)今天上午,记者从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获悉,新修订的《青岛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已于近期以市政府文件印发实施。《总体预案》是建立健全青岛市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导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应对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对提高青岛市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青岛市的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在风险防范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以来,青岛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应急管理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全新的应急管理模式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为此,依据国家、省总体预案,结合青岛实际,对原《总体预案》进行了修订。
与原《总体预案》相比,新修订的《总体预案》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应急预案内容更加全面。将原有7个章节(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宣教培训和演练、责任追究、附则)调整整合为8个(总则、应急预案体系、组织指挥体系、运行机制、资源保障、责任与奖惩、预案管理、附则)。新增了应急预案体系章节,首次将应急工作手册和事件行动方案等内容作为应急预案支撑性文件纳入预案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组织指挥体系更加健全。从两个层面进一步明确了指挥体系。市级层面,明确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全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领导、协调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区(市)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专项处置层面,明确由市级议事协调机构(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指挥部等常设机构)和按应急响应要求设立的市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分别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防范应对工作。特别是在安全灾难类共19类专业委员会,这些专业委员会分别负责各自领域的一些突发事件处置和应对。
分级应对衔接更加顺畅。进一步细化了响应分级的规定,共分为三大类:一是一般及以上和较大及以上突发事件分别由区(市)、市两级进行先期处置;二是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涉及跨市级行政区划的或超出我市应对能力的突发事件,由省委、省政府或相关部门应对;三是对于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重点地区、重大会议、重大活动期间的,可适当提高响应级别。
应急预案管理更加规范。对预案管理工作所涉及的预案编制、审批与衔接、演练、评估与修订、宣传培训等全要素、全过程进行了系统归纳,由各相关部门依据《总体预案》对59个市级专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也规定了修订完成时限,要求到今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59项专项预案,在总体预案下,全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总体体系就建立完善了。应当说通过对预案的修订,确保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使预案体系更加完善、管理职责更加清晰、预案管理更加规范。
此次修订重点梳理了响应分级、组织指挥体系、信息报告、舆论引导、预案管理等主要方面的内容,努力做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重点修订了五个方面的内容:
调整组织指挥体系。按照“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分类应对、协调联动”原则,结合机构改革后部门职责分工,优化各级突发事件防范应对组织指挥体系,进一步压实各区(市)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和各有关部门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责任。明确各类突发事件指导协调和组织应对工作由相应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机制)负责,主要牵头部门承担综合协调工作;区(市)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行业领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明确指挥协调关系。一是理顺指挥组织关系。明确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指导下级开展应对工作,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机制)设立后,下级机构(机制)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二是理顺现场指挥关系。明确现场指挥机构实行总指挥负责制,参加现场应急救援的单位和个人服从现场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上级政府设立现场指挥机构的,下级政府的指挥机构纳入上级现场指挥机构,在上级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4.19崂山和城阳交界处发生的山林火灾,启动和运用市区两级一体化现场指挥机构,发挥了很好的效能。
优化分级响应机制。一是充分考虑事件的性质、造成损失、危害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在全面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分级,提高事件分级的灵活性、科学性。二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基层组织和单位根据突发事件初判级别、处置难度、自有处置能力以及预期后果,综合研判确定本层级响应级别,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实现应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投入。三是各级各类应急预案涉及的相关单位结合实际,制定配套的应急工作手册、事件行动方案等多种形式的支撑性文件和配套文件,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
细化四项管理措施。一是细化了增加观测频次、转移疏散人员等监测预警措施。二是细化了第一时间报告、本级政府通报、按照规定上报等信息报告要求。三是细化了营救受困人员、组织开展抢险、抢修损坏设施等应急响应措施。四是细化了新闻发布时限、发布流程、主要内容、发布平台等信息发布要求。
突出应急准备保障。一是突出应急队伍建设,由应急管理部门统筹指导各级有关部门建设和管理本行业、本领域的专业应急队伍,并明确了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职责。二是突出财力支持,首次提出研究制定征用补偿或救助政策,为救援人员购买相应保险,这项制度刚刚通过政府常务会议的研究,提到市委常委会之后,以“两办”的名义印发实施。三是突出物资保障,明确建立健全重要应急物资监测平台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确保应急物资和生活用品及时供应。四是突出科技支撑,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增强监测预警、辅助决策和现场救援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