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络媒体报道:青岛市文旅局本年初印发关于支持旅游企业纾困的通知,设立专项纾困资金,最高奖励30万元来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推动旅游业恢复发展。
一项好的帮扶政策引来大批将要倒闭企业的欢呼和支持,4月8日拟奖补旅行社名单开始公示,却遭到大批旅行社的质疑,欢呼雀跃之后,心情跌入冰谷,疫情之下艰难的生存,选择不关社不跨界,除了是挣钱养员工养家之外,还有很多有情怀的企业存在,他们肩负着维护青岛旅游健康发展的社会职责和使命。
与这些企业交流得知他们的质疑所在:
首先解读下纾困政策的申报条件,划重点说,其他申报条件相信99%的旅行社都能达到。
1、年旅游有效投诉量不超过10件次
2、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不少于350万元的旅行社
奖励标准:
1、综合排名前30名的旅行社予以奖补。其中,1─5名给予30万元奖励、6─10名给予20万元奖励、11─30名给予10万元奖励。
2、引进来青过夜外地游客的旅行社给予奖励,按照数量阶段,有5元/人天、10元/人天、15元/人天
什么是综合排名?就是综合得分排名,有个计算公式:(社保员工数得分*50%+年营业收入得分*50%),社保员工数和年营业额分别乘以50%这个系数,然后在相加。一切都显得那么公平公正,有条件,有算法,按照这个计算公式,哪家企业能获得奖金,哪家可能会失之交臂,很多企业内心大致都已经有了个排名,毕竟青岛这个旅游圈很透明,你家有几个员工,你家做的好与不好,业绩怎样,接待人数怎样,大家自然心中也都有数。
最后等到结果公示,大家一片哗然,揉揉眼睛,擦擦镜片,简直不敢相信。那些在大家眼中基本上业绩为零的企业居然挺进了30强?有获得30万的,有获得20万的,也有获得10万的,根据公式计算,你没有业绩,怎么排名会这么高?难道你有让人瞠目结舌的投保员工数?
在对比这些不应该获奖却获奖企业的引青过夜游客数名单,有的企业的引青过夜数更不足以支撑起来所谓的能进30强的营业额,甚至达不到申报条件:350万营业额!
或许你可以说,我引青过夜数低,我往外发的旅客多啊,所以我能到达高营业额。
那你这是为外地旅游做贡献与青岛何关?奖励你干啥?再说一句,名单中有不少企业投诉量惊人,还能满足年投诉量不超10件这个条件。
所以,青岛文旅局你应该出来公示这些获奖企业的综合得分了,落实到营业收入,不然难以服众,青岛旅游圈要乱套了~